板书既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亲手写出形神兼备的板书仍然是老师们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独具匠心的板书和板图,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PPT占据绝大多数课堂的今天,优美的板书依然可以平添不少讲课魅力,依然能赢得更多学生的喜爱。它即可以对电子课件加以补充,又可以在书写过程中引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电信工程学院这样以工科为主的学院,板书更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在传达教学思想,给予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让学生感知知识的脉络,理清推导思路。
陈倩倩老师所带课程是《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它是一门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课程,主要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内容包括各种电力电子器件、整流电路、逆变电路、软开关技术等,本书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陈倩倩老师认为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专业课,需要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才能跟得上老师的课程进度。同时作为老师,课前也应该认真分析教材、课程大纲及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课堂的学风建设方面,除了抓课前考勤外,还需要关注课堂中学生的纪律,让学生随时跟进学习进程。思政内容和理论教学二者之间应有效融合,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刘凯燕老师所带课程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它是门以MCS-51为主线,系统的讨论了单片机的组成原理、指令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内容的课程,让学生可以快速的熟悉单片机的结构,为下一步学习计算机原理和有关接口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刘凯燕老师认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门比较注重应用的学科,在给学生讲述相关原理或者是指令的时候,重点是带领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实现具体的应用,反复的讲解相关程序,在讲解程序中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加深理解。
孙倩老师所带课程是《自动控制原理》,它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关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连续、离散、线性、非线性等)及特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时域法、频域法等)和设计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系统性能分析、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孙老师说:“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电子科学、通信、电气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这门课程的整体框架和灵魂在于稳定性的研究。稳定性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只有稳定的系统才有研究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稳定性的判据和方法。其次,动态性能和稳态误差是评价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误差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系统的性能。最后,我认为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讲解原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所学知识。总之,教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需要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杨欣老师所带课程是《电机与电力拖动》,它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电机学、电力拖动和控制电机等课程整合而成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机、控制电机和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计算和电机的选择以及实验方法,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杨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她说:“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并让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讲解《变压器运行分析》的相量图这一知识点时,我介绍完一、二次侧所有的相量参数后,有同学就提出了,这么多的相量,那它们的相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我及时鼓励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利用介绍过的参数之间的相位关系,让学生试着自己画出相量图后再进行统一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管电机与拖动课程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最终是为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因此,在课堂上,杨老师经常使用实际案例和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内容。